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?!卑殡S醫療事業的發展,新型醫療設備越來越多,其維護和保養工作也十分艱巨。維護設備正常運行的幕后英雄中,有一位90后的身影,他工作四年,日日巡檢,夜以繼日,勇毅堅守,為設備“把脈問診、治病療傷”,他就是來自設備科的新生力量——張超。
未雨綢繆,“急”病人之所疾
醫療設備平穩運行是醫院開展醫療工作的基礎和根本保障,一旦出現問題波及面廣,很可能直接影響醫院的正常運轉和診療秩序。為此,設備科的同事們各司其職,而張超日常主要負責導管室的儀器與全院輸注泵的維護工作。俗話說“上醫治未病”,給設備瞧“病”的張超也深諳其道,平日的工作中張超嚴格執行著預防性維護的工作準則,定時、定期對自己負責的設備進行維護,讓其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。
剛來醫院的時候,由于對部分醫療設備不太了解,當真正面對動輒鬧脾氣罷工的設備時,張超發現自己從前所學不過皮毛。于是,為了能在設備遇到故障時第一時間找到“病因”,他經常利用工作之余和廠商的工程師視頻聯系,在工程師的遠程指導下,一遍遍學習如何排查故障,未雨綢繆,查出不同情況的“病根”,掌握如何對癥下藥。
一次,導管室一臺設備突然“鬧罷工”,醫護人員緊急求助,張超火速趕到,一場耗時耗力的“手術”開始了……一次一次擰開螺絲,逐一排查故障,一場循環下來近一個小時,張超抹了把汗,幾個回合后,他發現是設備中的水冷系統出了問題,于是趕忙聯系廠家,但得到的是廠家“水冷系統只換不修”的回復??紤]到更換設備要由廠家遠程調貨,專業技術人員上門,不但費用不菲,設備停擺的時間較長,還會給患者救治工作帶來不便,為醫院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。張超犧牲休息時間,查閱各項資料,現場視頻請教工程師前輩們,最終發現僅僅只是水冷系統中的微小部件損壞。原本20萬才能更換的水冷系統,張超只花了幾千塊錢更換部件就完美解決,低成本、高效率恢復了設備的正常運行,得到了同事們的贊譽。
“在保障儀器正常使用這方面,小張沒得說~他那是一周一小檢,一月一維護,只要喊他,他24小時隨叫隨到~”提起張超,導管室護士長蘇慶華贊不絕口。
盡心盡責,“便”群眾之所利
除了日常的儀器維護工作,張超還負責全院所有的新設備驗收,包括新設備的使用、安裝及日常的維護細則。今年夏天,新華醫院承接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萬4千多名員工的職業病體檢,為此醫院購置了一批新設備。新增的部分體檢項目需要人工錄入,錄入單人信息需要5分鐘,但面對每天兩三百人的體檢工作量,不僅會徒增體檢人員的等待時間,也增加了出錯風險。
本著便民、服務臨床的工作理念,張超咨詢了許多同行,發現在設備上可以實現快速同步功能,提高工作效率,于是他積極和廠家對接,請教不同的專業技術人員,終于成功讓新設備的檢測數據快速適配系統,掃碼秒錄,節約時間。
鉆堅研微,“享”自身之所得
“打鐵還需自身硬!”張超時刻牢記自己的主打工作是為儀器“把脈問診”,沒有精湛高超的“醫術”,就不會出現起死回生、再現活力的儀器設備。正是抱著這樣的理念,張超始終不忘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,日常工作中,他注意點滴知識經驗的積累,從書本中學、從同事中學、從實踐中學,不怕失敗,反復試驗,認真琢磨,對各類儀器形成了自己全面的維修思路。在科室每月兩次的內部學習會上分享自己的新思路、新見解,與前輩們共同學習探討自己遇到的問題與實踐中收獲的經驗。
同時,他將經驗匯總,于今年在《科技與信息》上發表題為《GE Innova IGS 530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故障維修案例探析》的專業論文。
“我們科室喊他‘小超’,因為他就像我們科的超人。不僅設備維修的好,愛鉆研,而且夠細心,文筆也不錯,我們科正在起草的《新華設備志》,就是他一手編纂的?!痹O備科科長張峰介紹道。
科室積極貫徹集團領導指示,為了讓科室成員更全面地掌握每臺設備情況,設備科對醫院10萬元以上,共312臺醫療設備進行統一編輯,包括設備的具體信息、使用期限與維護情況等,這份工作需要字斟句酌、細致耐心,張超做得樂此不疲。
“修設備是真難??!難得我經常撓頭,但我也是真的享受這種挑戰,我是小輩,要學的還有很多,遇到不懂的我就問科室前輩、問工程師們,有時候我都怕他們煩我...哈哈~”聊到工作體會,張超這樣笑著說。
正是有像張超這樣埋頭奮戰在大后方的攻堅力量做齒輪,整個醫院的工作才能嚴絲合縫、井井有序地運轉。不論現在還是未來,張超說他都會是那個一聲召喚就抵達現場的“設備醫生”。
咨詢電話:0554-2799199
醫院地址:淮南市謝家集區健康路
Copyright © 2023淮南新華醫療集團新華醫院
微信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