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握方向盤 責任在心中——記急診科救護車師傅俞永斌
時間:2022-12-02 16:50:17
點擊:0次
作者:新華醫院集團

急診科60歲的救護車司機俞師傅榮獲“新華醫院2022年第三季度服務明星”稱號,這個榮譽對于即將要退休的他來說具有重要意義。作為一名黨員,急診科救護車司機俞師傅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,腳踏實地,嚴格要求,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四十二年如一日,他曾多次參加馬拉松保障任務、市里組織的反恐演練醫療保障應急轉運演練、核泄漏應急演練,協助公安、消防各種突發應急醫療保障任務,圓滿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。“1981年工作至今,40余年一直工作兢兢業業,作為一名老黨員,苦活累活搶著干,積極配合急診醫護人員完成傷病患者的安全轉運,從來沒有怨言,多次收到病患及科室的表揚,是年輕人的好榜樣?!奔痹\科主任孫彥君介紹。
每當急救中心的警鈴響起,俞師傅和同事們便伴隨著警笛聲疾駛在大街小巷,爭分奪秒,為生命護航。急救工作,任務繁重,不論何時,接到急救出診信息都要迅速趕往病人身邊,要是正趕上吃飯時間,急救人員也不能按時吃飯。所以急救人員們的飲食都是不規律的,很少能在飯點好好吃上一頓飯。
以7月份一天為例,俞師傅所在的急救小組包括駕駛員、急救員,出車往返三趟:下午3時,一名冠心病患者家屬來電求助;下午4時13分,有患者心臟驟停,經過急救人員一小時奮力搶救后送醫;下午5時52分,一位患者出現高熱癥狀急救;晚8時30分,一名新生兒窒息急需急救……這一天,俞師傅和同事共出車11次,午飯分4次吃完。
“雖然我守著救護車駕駛室這塊小天地,但是每當看到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,看到家屬擔憂的表情轉為喜極而泣,再苦再累也覺得值!”俞永斌說。
2022年3月,淮南市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,新華醫院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一家大型三甲綜合性醫院兼定點“黃碼醫院”,120救護車一直處在超負荷運轉中,每一個確診或者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,都需要經急救團隊由家中或者從各醫院轉運到定點醫院?!?20救護車駕駛員崗位特殊,今年抗擊疫情更特殊,我們更要堅守好前線工作?!?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>作為新華醫院120救護車駕駛員,俞永斌時刻牢記自己老黨員的身份,他和隊友們沒有任何猶豫和退縮。
轉運通知就是沖鋒號,俞永斌在確認防護到位后,迅速趕到目的地,無論白天還是深夜,責任和使命讓他毫無怨言。疫情期間俞永斌承擔轉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的任務,每天既要面臨被感染的風險,還要保證行車安全,同時還得協助隨車醫護人員搬運病人,安撫病人家屬情緒,盡力消除他們心中的恐慌……
醫院病人多的時候,每天轉診 8人次,艱苦的工作負荷和巨大的心理壓力更是考驗著他的身體。為了減少上衛生間的次數,更為了節省寶貴的一次性防護服和防護用品,俞永斌盡量讓自己少喝水、少吃東西。長時間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駕駛坐狹小的空間里,護目鏡和防護口罩受到鼻孔潮氣起霧,特別是晚上駕駛車輛容易看不清道路,讓俞師傅倍感壓力,但憑著他十多年來的駕駛經驗,一次又一次克服化解困難。
每次轉運后,工作并沒有結束,由于120救護車的特殊性,日常急救和疫情防控兩頭兼顧,俞永斌每次出完任務回到醫院第一時間對車輛進行消毒,避免轉運下一位人員時出現交叉感染,他反復檢查車輛使救護車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。俞師傅嚴格按流程對個人進行消毒,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。這樣才算完成最終的消毒,等待新的指令,執行下一次任務。就如俞師傅自己說的:“對沒有醫學背景的我來講,做好防護措施就好,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,要說一點不怕那肯定是假的,但當時的那個情景,心里想既然我能派上用處,我肯定要上。每天的24小時待命,圓滿完成醫院交給我的任務?!笨挂咂陂g,俞永斌曾轉運抗疫物資40次,轉運紅碼、黃碼病人80多次。
“俞師傅工作42年,不管是車輛安全,還是接送病人,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差錯。就這么說,任何任務交到俞師傅手里,尤其抗疫期間,他每一次都是高質量高效完成。他真的把救護車當做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,車要是有小毛病,自己就能修好?!奔痹\科護士長吳婷婷說。

“對于患者來講,早一分鐘就是挽救一個家庭。這份責任非常沉重,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救護車司機,但我必須要爭分奪秒為病號搶奪時間。只要能夠看到他們得救,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。雖然我文化程度不高,但是生命重于泰山這樣的道理還是能夠拎得清的。獲得榮譽是對我這么多年的肯定,可以安心退休啦!”俞師傅笑著說道。